昏君赐死,一步入天象揭竿而起全文免费完整版-小说昏君赐死,一步入天象揭竿而起(苏焕)已完结全集大结局

2024-01-05 14:23:26 xiaoxin

昏君赐死,一步入天象揭竿而起苏焕小说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,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,耐人寻味。
昏君赐死,一步入天象揭竿而起小说全文 已完结

昏君赐死,一步入天象揭竿而起小说全文

分类:穿越

作者:苏焕

主角:苏焕

来源:网络

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

简介

“贫道手中无长生之法,不过是有些玄通道术,可助陛下延年益寿,如贫道这般。长生追求不到,朕追求个长寿还不行么?越是位高权重的人,往往越惧怕死亡。舜成帝作为一国之君,想永保江山稳固的同时,更希望坐在龙椅上的人,一直是自己。别的舜成帝不清楚,但自从跟着国师修道之后,精神越来越好,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少,已然瞥见了返老还童的征兆,这还能有假?走到摘星楼面前,舜成帝在侧室脱下龙袍,摘下冕

昏君赐死,一步入天象揭竿而起小说全文第24章   

  徐州,王府内。
  徐州侯韩阳端坐在椅子上,看着手下人传来的贪狼国战报,气的手都在发抖。
  这贪狼王真是个蠢货!
  十几万大军,一天被人屠了个干净不说,连大本营黑水城都被苏焕连锅端了。
  本以为是驱狼吞虎,谁曾想这头狼竟然如此瘦弱,让北马州的人几日便啃了个干净。
  “王爷,贪狼王太废物了!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  “北马州的广梁城可有何大动作?”
  “回王爷,没有啥大动作,但苏焕收下的韩烨降军似乎在加固广梁城。”
  “加固广梁城......”
  广梁城本就是天险,易守难攻。
  若不是韩烨被苏焕的奇兵突袭,导致粮草被烧尽,苏焕攻城的难度之大,是难以想象的。
  哪怕苏焕强行攻下广梁城,折损的人马定然不在少数,能有效削弱对方实力。
  现在倒好!
  人家没费一兵一卒,轻易取了广梁城不说,韩烨的降军还在帮苏焕加固广梁城。
  看苏焕这个意思,似乎并不急着进攻大舜王朝,而是打算以广梁城为点,先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,再徐徐图之。
  “王爷,陛下又下令催促了,让咱们抓紧时间平乱。”
  北马州的人不动,韩阳自然是不愿意强攻的。
  可稳坐中京的舜成帝不管这么些,北马州的动乱一日不平,一日坐不安稳。
  何况天下悠悠众口,如今已经有人指责大舜朝堂不做事,逼反苏焕。
  再这么继续下去,骂舜成帝的人越来越多,倒向苏焕的搞不好也越来越多。
  更重要的是,北马州覆灭贪狼国的消息,也在其他州传开了。
  似乎更加印证大家心中的想法,苏焕是一位国之猛将,而舜成帝的昏庸直接导致猛将叛变。
  “陛下催促便催促,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。”
  陛下着急是一回事,可韩阳看的清楚明白。
  这仗肯定是要打的,但不能因为陛下催得急就乱打。
  打出问题来,损失的是自己,背黑锅的还是自己。
  “那王爷,咱们怎么回复陛下?”
  “你就说尚在备军备粮草,战前准备还没稳妥,本王不愿重蹈韩烨覆辙,须得慎重一些,好保卫我大舜的江山社稷,再为陛下平乱。”
  事可以慢慢办,嘴里的话可得说的好听的。
  韩阳了解舜成帝的性格,他不至于逼迫自己。
  自己跟韩烨那种夯货可不一样,不是谁的牵线傀儡。
  陛下你若是真有意见,另派高人来呗!
  我不仅可以给他提供方便,送他些粮草亦无不可。
  中京,御书房内。
  舜成帝看着徐州侯韩阳的回信,心情有些不太好。
  “真是岂有此理!韩阳这是把朕的话当耳边风了!”
  书桌的对面,坐着一个穿着道袍,颇有仙风道骨的道长。
  其人名叫袁正阳,正是大舜王朝的国师。
  据说修为功参造化,乃是堪称人间无敌的陆地神仙。
  可惜谁也没有见过国师动手,故而不确定真伪。
  但从陛下对其的尊敬、推崇的态度来看,多半做不得假,必然是陆地神仙无疑。
  “道之一字,需静心凝神。”
  “陛下何必大动肝火?徐州侯忌惮苏焕的人马,本就是人之常情常理。如今广梁城在苏焕的手中,青州危在旦夕,若是徐州再败,敌涨我消,那才真叫陛下发愁。”
  见国师开口提醒自己,舜成帝放下手中的信纸,平复了一下心情。
  差身边公公送上热茶,他以一种学生的姿态,向国师请教办法。
  “国师,你可有好办法帮朕除此贼寇?”
  “苏焕乃孽龙,陛下方是真龙,静待时机就可。”
  “那这时机......”
  “天机不可轻谈,言多必有缺漏。陛下,该到供养天地日月的时候了。”
  有许多人都不理解,为何舜成帝花费大量钱财、人力、物力,甚至是不惜顶着昏君的名头,也要跟随国师修道。
  建摘星楼、建道宫,供养了一批道士,求所谓的“长生道”。
 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因为眼前的袁正阳,认识大舜王朝的开国皇帝,寿岁在五百年往上。
  宫中有一副画像,画像上的人正是大舜王朝开国皇帝认识的袁道长。
  跟如今的袁正阳相比,几乎没有任何变化。
  三百多年前袁正阳是个仙风道骨的道长,三百多年后,依然是仙风道骨的道长。
  一句话,就让舜成帝决定拜袁正阳为国师。
  “贫道手中无长生之法,不过是有些玄通道术,可助陛下延年益寿,如贫道这般。”
  长生追求不到,朕追求个长寿还不行么?
 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,往往越惧怕死亡。
  舜成帝作为一国之君,想永保江山稳固的同时,更希望坐在龙椅上的人,一直是自己。
  别的舜成帝不清楚,但自从跟着国师修道之后,精神越来越好,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少,已然瞥见了返老还童的征兆,这还能有假?
  走到摘星楼面前,舜成帝在侧室脱下龙袍,摘下冕冠。
  如同一个虔诚的信众,规规矩矩跟在国师袁正阳的身后,迈步走上摘星楼。
  罢了罢了!
  跟随国师修道要紧,既然国师说了苏焕是孽龙,朕方是真龙,那便做不得假。
  至于徐州侯韩阳,似乎不太听话。
  眼下战事当前,却不是处理他的好时机。
  等到平定了逆臣苏焕的乱子,再以违背君令的罪名惩处,收回他手中的兵权。
  ......
  青州境内,王蒙带着百来个的黄金火龙骑,风风火火赶到了应台城。
  稍微一打听,就得知了徐府的去处。
  徐微之,乃是大舜王朝有名的大儒,曾经官拜二品,险些就当了大舜王朝的宰相。
  舜成帝当年欲拜袁正阳为师,跟随袁正阳修道的时候,他大力反对。
  建摘星楼、建道宫的时候,他又大力反对。
  中京的皇亲国戚,在街上凌辱百姓的时候,他又又站出来。
  这会倒是不反对了,而是要求严惩不贷,主张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。
  搞得本来舜成帝想包庇一下自己人都包庇不了,无奈只能将他们打了一顿,接着送入牢狱。
  后来整的舜成帝破大防,实在受不了了,这才随便找个由头,让徐微之告老还乡,送回应台城。
  而因为这位大儒的影响力大、学生多,舜成帝还不得不彰显一下君王的宽宏大量,亲自拨款给徐微之修缮府邸,美其名曰爱才惜才。
  虽然不是官员,但应台城的官员,隔三差五还要来徐府走动走动,拜见一下徐微之。
  见到王蒙本人,和身后百来位傲然挺立在马背上,全副武装的骑士,徐府守门的人直接傻了。
  青州大军几乎都被广梁城一战打没了,应台城的兵马也不例外,只余下几十个衙役。
  好家伙!
  苏焕的人,就打到应台城来了?
  守门人咽了咽口水,语气恭敬的像跟自己亲爹请安。
  “这位大将军,请问你造访徐府有何贵干?”
  “吾乃大夏国君赢帝派来的使者,奉陛下之命前来拜访徐先生,速速前去通报!”
  “大将军稍等,小的马上去通知老爷!”
  他哪敢违背王蒙的意思,人家那寒芒湛湛的长枪握在手中,衙门口的人看见着百来位浑身火甲的骑兵,怕都得低着头做人。
  不多时,一位须发半白,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老先生,从容慷慨的走了出来。
  徐微之年近六十,抬头看着王蒙,却无丝毫胆怯。
  是书生无疑,但并非文弱之辈。
  “十日不到丢广梁城,青州如人家后花园般来去自如,青州侯无能,陛下昏庸啊!”
  “既然舜成帝昏庸无道无能,徐先生何不为天下考虑一下,将一身本事,用在正确的地方呢?”
  “你这是让老夫投敌?”
  “敌?”
  王蒙从马上跳了下来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  “老先生不妨好好看一看这应台城的百姓,一个个面黄肌瘦、行色匆匆,繁重的赋税压到喘不过气来,酷吏肆虐致使民不聊生!若是舜成帝乃贤君,以老先生你的名望,何不在朝堂之上为黎明百姓效力,而蜗居此地,郁郁不得志呢?”
  本以为对方之上个粗鄙武将,空有一身武力,不曾想其谈吐颇有学问,倒是能言善辩。
  徐微之可不是君君臣臣那种老顽固,若是老顽固,舜成帝也不会把他踢出朝堂。
  “敢问将军高姓大名?”
  “王蒙。”
  “王将军里边请,劳烦你的将士就在外面稍等片刻吧,老头子地方小,容不下这么多人。”
  “客随主便,可。”

其他章节

猜你喜欢

热门推荐

最新小说